首页 资讯 正文

雄安新区:“三大直通车”破解住房保障难题

体育正文 102 0

雄安新区:“三大直通车”破解住房保障难题

雄安新区:“三大直通车”破解住房保障难题

7月2日,安俊江(左一)在(zài)赞皇县医院医共体西阳(xīyáng)泽镇卫生院联合门诊坐诊。刘士清摄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(shì)在县域内,由1—2家县级公立医院牵头,其他(qítā)县级医疗机构及辖区所有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为成员单位的(de)管理一体化、资源共享化的医疗卫生组织,是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有力(yǒulì)抓手。 河北省(héběishěng)从2019年开始试点(shìdiǎn)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,2023年全面推开,2024年全省符合条件的(de)140个县(市、区)共组建县域医共体201个,覆盖了辖区(xiáqū)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基层群众获得了更高质量、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。 “数据跑(pǎo)”代替“病人跑” 群众在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“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县级检验中心的检测服务,感觉很方便。”近日,在邢台市巨鹿县官亭中心卫生院(wèishēngyuàn),官亭村53岁的村民张先生(xiānshēng)拿到来自县医院的肾功能检验结果,经医生会诊(huìzhěn)被确诊为肾衰竭,及时进行了透析干预治疗(zhìliáo),目前病情转好。 “2016年以来,巨鹿县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,实现了(le)编制(biānzhì)、岗位、人员、管理、财务、经费、药物、信息的‘八统一’。”巨鹿县医院医共体办公室(bàngōngshì)主任靳露雨介绍,在县域范围内,随着医共体成员合作越来越紧密,群众(qúnzhòng)家门口看病也越来越便捷。 打破(dǎpò)信息壁垒,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,是紧密型(xíng)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显著特征。 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,巨鹿县医院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,建立了检验、心电、影像等5大资源共享中心,实现县、乡、村(cūn)三级医疗机构检验、影像、心电图等数据的实时传输和(hé)诊断结果快速反馈,为乡镇卫生院(wèishēngyuàn)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,让患者用乡镇卫生院费用(fèiyòng)享受(xiǎngshòu)到县医院诊疗服务。截至目前,已有8.95万余名群众享受到了这一服务。 乡镇卫生院采集信息,县级医院予以诊断,既解决了基层心电、影像技术人员不足的困难,又(yòu)方便了群众就近就医(jiùyī)。 不久前,来自平乡县的闫先生,在巨鹿(jùlù)镇卫生院就诊(jiùzhěn)。当日17时41分,巨鹿县医院医师许国峰通过镇卫生院传来(chuánlái)的心电图,发现患者(huànzhě)的情况万分危急。许国峰紧急启动危急值上报流程(liúchéng),联系巨鹿镇卫生院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登记和救治,并告知巨鹿县医院心内(xīnnèi)科医师。患者于当日18时40分在巨鹿县医院心内一区住院治疗,最终脱离生命危险。 得益于信息化建设,同张(tóngzhāng)先生、闫先生一样,越来越(yuèláiyuè)多的群众不用再舍近求远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 持续(chíxù)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 近日,82岁的赞皇县西阳(xīyáng)泽镇南平旺村村民武大娘,因头晕不慎在(zài)家中跌倒,导致头皮裂伤,被家属紧急送到西阳泽镇卫生院。 当时,来自赞皇县医院(yīyuàn)普外科的副主任医师安俊江在(zài)该镇(gāizhèn)卫生院联合门诊坐诊。经过细致诊查(zhěnchá),安俊江判断武大娘病情较为严重,迅速联系了卫生院的救护车,带患者到县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目前,患者病情已经稳定。 像安俊江这样定期到乡镇(xiāngzhèn)卫生院开展治疗(zhìliáo)服务的专家,在赞皇还有很多。 近年来,赞皇县由县医院(yīyuàn)、县中医医院分别(fēnbié)牵头(qiāntóu),联合11家乡镇卫生院及211家村卫生室,组建(zǔjiàn)了两个紧密型(xíng)县域医共体。辖区11所乡镇卫生院都有来自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下沉医师长期坐诊,牵头医院通过组织专家门诊、教学查房、专科共建、临床带教、业务指导等多种方式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“组团式下沉”。 2022年以来,赞皇县县级医院累计(lěijì)向乡镇派出专家2029人次,开展现场(xiànchǎng)教学和技能(jìnéng)培训(péixùn)3100人次,提供医疗技术指导2917人次,门诊坐诊2300余次,门诊诊疗3.5万人次,收治住院患者5519人次。 除了“下沉”,还有“上挂”,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到县级(xiànjí)医疗机构(yīliáojīgòu)学习进修。 “在(zài)这里(zhèlǐ),跟着县中医医院以及省、市的(de)专家学习了很多诊疗知识,实践(shíjiàn)机会也多,刮痧、揉腹、针灸这些操作,专家都是手把手地教。”赞皇县张楞乡卫生院医生张芳已在县中医医院进修6个月,感觉收获满满。 据介绍,2022年以来,赞皇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进修(jìnxiū)学习357人次。这些医生(yīshēng)的医疗水平得到(dédào)了大幅提升。 从“病有所医”到(dào)“病有良医(liángyī)”,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正在改变基层群众的就医体验。 6月30日,一名81岁的易县安格庄乡南头村村民,因脑(yīnnǎo)梗(gěng)来到村卫生室治疗。由于(yóuyú)病情严重,村医紧急联系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易县医院,由120救护车转运至急诊科。 易县医院收到患者信息后(hòu),立即开通脑卒中绿色通道。患者到院检查后,考虑为急性脑梗死。专家经过会诊,给予其静脉溶栓治疗和取栓(qǔshuān)治疗。治疗后,患者症状明显减轻(jiǎnqīng),目前已转危为安。 “这一病例的成功救治,得益于医共体协同救治模式。”易县医疗卫生集团副院长田百里介绍,他们通过转诊服务体系,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快速(kuàisù)传递和救治资源的精准(jīngzhǔn)对接,极大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,为挽救生命(shēngmìng)赢得了宝贵(bǎoguì)时机。 易县是山区(shānqū)大县,最远的乡镇到县城大约(dàyuē)两小时车程,群众(qúnzhòng)看病(kànbìng)是个难题。2022年,易县医院被确认为保定市首批医共体改革试点县,组建了由(yóu)县医院牵头,中医医院、妇幼保健院、疾控中心、27家乡镇卫生院、469个村卫生室为成员单位的医疗卫生集团,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。 “畅通转诊流程能够减少患者奔波。”田百里介绍,该院今年建立了会诊(huìzhěn)转诊服务中心(即县(jíxiàn)乡村三级(sānjí)患者服务中心),普通患者经(jīng)转诊中心体系进行上下转诊,急诊患者经120急救体系进行转诊,县乡村三级协同为患者提供就诊、上转、下转全流程服务。 6月(yuè)12日,68岁的易县流井乡全山庄村村民(cūnmín)韩大爷,因术后肢体活动不利,到易县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,经对症药物治疗(zhìliáo)及康复训练后,身体状况得到改善。6月29日,易县医院医生(yīshēng)帮助韩大爷转至易州镇中心卫生院进行康复治疗,不仅能够享受同质化(tóngzhìhuà)医疗服务,还更加便利,费用也更低。 “对于下转基层(jīcéng)患者,我们(wǒmen)实行县级医师‘包联制’,确保医疗服务同质化。”田百里介绍,2024年,易县医疗卫生集团内上(nèishàng)转22328人,下转1040人。 下(xià)一步,该院(gāiyuàn)将继续深化医共体合作,完善双向转诊机制,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、优质、便捷的医疗服务。(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) 关注河北新闻网(xīnwénwǎng),了解河北最新新闻。
雄安新区:“三大直通车”破解住房保障难题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